第11章
回到工位上,紧挨着的公关经理大办公桌依旧没人。写着“关晞”两个字的名牌孤零零地挂在办公桌前面。
周可说:“关晞一直在越城总部办公呢。”
工程部的人路过,轻笑一声:“咱们庙小,装不下镀金的大佛。”
“再不开工,项目业绩做不起来,大家一起被裁。”
数据分析部一锅端,越城公司人人自危,裁员的阴影浓重地盘旋在每个人头上。
“都在闲聊什么?”潘乔木等大家把情绪都发泄在关晞身上,才慢悠悠从办公室出来赶人,“回去干活了。”
人群一哄而散。
潘乔木看见陈家娴,有点面熟:“刚刚开会时那个表,是你自己设计的吧?”
陈家娴急忙站起身,点头:“是,潘总。”
潘乔木笑了笑。
“做得不错。”他随口说,“好好干。”
......
越城刚入秋,天气却并没有变凉。
关晞把车内空调温度调低,郁贲坐在副驾,一言不发。
他的目光落在关晞的手上。
她的指甲又换了颜色,涂得一丝不苟。
天知道旧城改造有多难。她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有办法,就凭这双手吗?
郁贲面无表情地移开目光。
车子登记,访客登记。几分钟后,两人抵达政府大楼。
双方寒暄自报家门后,关晞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礼物,放在副科长周采的办公桌上。
礼物上打着卓秀集团的logo,上面印着“长乐坊”三个字。
周采打开盒子,里面是一个纸板建筑模型,粤剧八和会馆。这个模型的大小放在办公桌上,和桌面笔筒齐平,尺寸刚刚好,显然精心设计过。
郁贲不知道关晞是怎么拿到办公桌尺寸的。
周采笑了:“有心了。”
周采的年纪和关晞差不多。这次的会面就是先前关晞办调岗手续时问君子怡要的支持,君子怡请父亲帮忙打了个电话,领导派了下面的人来听听关晞要说什么。
如果可行,等双方沟通得差不多了,才会由施远出面,走一个向领导“汇报”的流程。
关晞也笑了,顺势开启话题:“周科,八和会馆是粤剧的行会建筑,粤剧就是长乐坊的特色之一。长乐坊工程绝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粗暴拆迁。我们做老城旧改,最大的期望就是赓续老城文脉,让老城焕发出新的活力。”
郁贲闻言,掀起眼皮又看了关晞一眼。
赓续。文脉。
啧。
郁贲是决计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的。不过,他今天出现的意义是帮关晞压阵,并非唱主角,因此稳重地坐在沙发上,一言不发。
关晞从包里拿出打印好的材料。
经过几次专家研讨后,这份材料已经在卓秀集团内走了好几轮,中心思想只有一个:
哭。
郁贲熟悉里面的每一个字。他战战兢兢地将这份哭诉困难的材料发给施远以后,施远居然迅速批复通过了。
被关晞说中了,施远就是要郁贲来做个恶人,只是不能明说,逼着郁贲自己猜。
这让郁贲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。
施远去和集团几番来回,而项目也要探政府的口风。这种事,由下面的人做刚好。
关晞和郁贲,自然就是这个“下面的人”。
关晞把写好的材料发给郁贲看。
郁贲不得不感叹一句,写材料就和当爹一样,不管内核是什么,最终呈现出来的,都是“为了你好”。而关晞,显然是深谙其中艺术的能手。
但这项能力并不罕见,也不能直接替项目赚到钱。
郁贲没放在心上。
周采拈开透明的塑料皮,看见材料中的重点已经用灰绿色荧光笔划出,边缘还贴心地贴了指引贴。
他深深地看了关晞一眼:“卓秀果然人才济济啊。”
周采一目十行地扫过材料,十秒钟后,随手把材料放在一边。
他笑着说:“这个方案真是写到我们心里去了,感谢卓秀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。”
郁贲全程紧盯着周采的动作。
周采根本就没看。
郁贲又看了眼关晞。她面上依旧笑盈盈,显然早有准备。
周采在桌面上拿了两份纸质材料过来,递给关晞和郁贲。
郁贲低头,看见标题:
《越市城市更新办法(草案)》
周采说:“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。”他指点两人翻到后面,郁贲赫然看到旧村庄、旧厂房、旧城镇三个配套文件,反复提出“改造”。
是“改造”,而不是“拆建”。
郁贲后背渗出冷汗。
国家的政策方向悄然转变,可一线项目却丝毫不知。郁贲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,庆幸关晞从天而降,承担起GR(政府公共关系)的职责。
如果按照之前的思路,按照原定计划开工,他将和自己的团队陷入无穷无尽的麻烦中。
他不愿意深想:施远为什么要他来做恶人?施远事先知道多少?为什么未曾向他透露口风?
周采说:“如果城市更新只是一味拆除现有旧建筑,为新的开发提供‘干净’的场地,搞不好会变成‘建设性破坏’,您说是吧?”
郁贲想说,现有的大拆大建方案里已经保留了历史建筑,但他想到关晞的质询——历史建筑应该如何定义?
谁来确定“什么是历史建筑”?谁又能确定“什么是历史”?
是资方?是专家?是原住民?还是城市居民?
此刻的郁贲并不知道如何选择。但他知道,他不能做出错误选择。
郁贲堪堪翻过一页,关晞便已经开口发表感想:“越城历史悠久,文化资源众多,这样的旧城改造,是我们都从未面临过的巨大挑战。我们需要摸索着走一条旧城改造的新路,探索新业态与老文化、商业景点与居民日常之间的平衡。”
郁贲第三次看向关晞。
这么短的时间内,关晞根本看不完这份文件。
这份文件她早就看过。
她在哪看的?